近日,尋甸縣甸沙鄉紀委開展了一次圓桌式集中談心談話,鄉紀委幹部及村“兩委”幹部圍桌而坐,隻為解開“跌倒”幹部張某的“心結”。
“今天我們一起談談心,你有什麽想法都可以說出來。”
張某曾任甸沙鄉老村村黨總支書記,在脫貧攻堅期間,因審核把關不嚴,導致農村住房安全補助資金25.5萬元被重複領取,張某被給予黨內嚴重警告處分,也因此失去了參加村“兩委”換屆選舉的資格。
“我心裏是很委屈的。樹某某等人為重複領取補助,在申報材料上做了手腳,還改了戶主的名字。我確實審核把關不嚴,但是我沒有拿過一分錢……你們不能因一件事沒做好就這麽否定我!”
“你簽字前有沒有開展入戶調查?有沒有請財務人員認真比對打款賬戶?一批了之,不跟進不過問,是典型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我也知道我不對,但是我心裏就過不去……”
“老張,你的成績大家是認可的。你工作能力強,群眾基礎好,希望你能夠重拾幹事創業的信心,繼續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談心談話後,張某心裏的“疙瘩”逐漸解開,他表示,將努力提升自己,積極支持村委會工作,下次再參選。
這是尋甸縣紀檢監察機關聚焦監督執紀“後半篇文章”,開展回訪教育的一個縮影。
為做實做細回訪教育,尋甸縣紀委監委緊盯“訪前、訪中、訪後”三個環節,將回訪教育與排憂解難相結合,幫助受處分幹部解決工作、生活等方麵實際困難,以情感人、以心暖人。
尋甸縣紀委監委堅持“靶向治療”,在回訪前梳理並建立受處分幹部回訪台賬,根據受處分幹部的錯誤性質和情節、處分類型、處分期間個人表現等,量身定製回訪“套餐”。
回訪中,工作人員登門懇談,耐心聽取回訪對象的思想狀況、工作生活情況,及時做好思想引導,讓受處分幹部在組織關愛下,真正從心理上撕掉“標簽”,從“跌倒”的地方站起來再出發。
回訪後,尋甸縣紀委監委深入考察評估影響期滿幹部,對政治表現、履職盡責等情況進行綜合評定,提出選用意見,為組織提供參考,促“跌倒”幹部從“有錯”向“有為”轉變。
此外,尋甸縣紀委監委還以澄清正名為抓手,開展激勵幹部擔當作為專項行動,對查出存在誣告陷害、惡意舉報的上訪戶,釋放出“讓誣告者付出代價”的明確信號,在激勵幹部放下包袱、輕裝前行的同時,為黨員幹部合法權益立起紀法“保護牆”。
“要堅持嚴管厚愛結合,激勵廣大黨員幹部勇擔當、敢作為,調動黨員幹部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實現正風肅紀反腐懲惡和營造幹部幹事創業良好氛圍的有機統一。”尋甸縣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
來源:昆明市紀委監委、“清風春城”微信公眾號
責編:許妍茹
編審:周曉雪
終審:周健軍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