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激烈競爭中走出國門的藏醫藥浴法,到單品銷售過億元的中藏藥明星產品。青海省作為藏醫藥重要的發源地和傳播地,依托優勢資源,大力推動藏醫藥產業發展,開創了中藏藥產業發展的“青海模式”。
“青海製造”藏藥單品銷售過億 8月10日9時,金訶藏藥股份有限公司的各生產車間已經開足馬力。生產車間內,工人們經過嚴格消毒和防護措施,身著潔淨服,開始一天忙碌的工作。 在包裝車間,通過全自動分裝、檢視、剔廢、裝盒、打碼、整理、塑封、裝箱,在自動化智能內外包裝生產線上,一箱箱包裝好的如意珍寶丸通過成品檢驗,從生產線上走向全國各地。

金訶藏藥丸劑車間
“作為金訶藏藥股份有限公司單品銷售達億元級別的重點品種之一,主要應用於心腦血管疾病治療的如意珍寶丸將銷往全國各地醫院和一萬餘家網點。”金訶藏藥股份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袁發榮介紹。 從起初年銷售額僅百萬元,一躍升至數億元,在青海製造的藏醫藥產品銷往全國的背後,袁發榮也見證著青海中藏藥產業的發展。 袁發榮說,從事藏醫藥行業十五年來,他看到青海走出了一條特色中藏醫藥發展路子。隨著國家大健康產業發展不斷升級,金訶藏藥通過轉型發展,研發出一係列以青藏特色資源為主要原料的保健食品、食品、化妝品、文化產品,形成了藏醫藥研究、藏藥生產、信息網絡、資本運營、市場營銷多位一體的藏醫藥產業鏈發展體係。 隨著青海省藏醫藥品牌影響力不斷增強,青海製造的藏醫藥被省內外患者熟知。尤其是青海省獨創的藏醫藥醫療、養生保健、科研、教育、產業、文化、對外交流“七位一體”發展模式,更讓藏醫藥產業發展成為青海省特色優勢產業。 藏醫藥浴從民間走出國門 除了銷往全國各地的青海中藏藥明星產品,分布於青海等地的藏醫藥浴法也從激烈的競爭中走出國門。從深居青藏高原到廣醫世界患者,特色中藏醫藥正在成為青海的一張新名片,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 8月10日下午,在青海省藏醫院藥浴科,熱騰騰的藏藥香味撲鼻而來。來自廣東、甘肅、四川等地的患者等待接受藏醫藥浴法治療,目前預約就診的患者已經排到了明年。

青海省藏醫院藥浴科(整理藥包)
病房裏,剛結束藥浴治療的患者李敏正在和主治醫生商量著接下來的治療方案。患風濕病的李敏聽說青海省藏醫院的藥浴對於骨關節疾病很有療效,於是專程從杭州到西寧接受藥浴治療。李敏說:“我的手指在來之前不能動彈,經過第一個療程的治療,症狀已經有所緩解。” 在青海省藏醫院,遠道而來的患者每天都有。青海省藏醫院還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和我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設立分院,年平均門診量達15萬人次。其中有不少患者來自北京、江蘇、上海、四川等地,更有韓國、加拿大、俄羅斯、美國、哈薩克斯坦的患者組團來醫院就診。

青海省藏醫院藥浴科(熬藥) 多年來,青海在藥浴工藝、時令選擇、患者護理等方麵形成了獨特的診療方案,無論是患者數量、發展規模,還是藏醫藥浴人才培養、技藝傳承等方麵,青海的藏醫藥浴都走在全國前列。 青海中藏藥產業不斷延伸 在藏醫藥全產業鏈中,種植作為基礎,確定了青海在全國藏醫藥的地位。據不完全統計,全省已有中藏藥資源1200餘種。中藏藥材種植範圍從最初的東部農業區已擴大到全省各市、州,已建成唐古特大黃、羌活、秦艽、枸杞、甘草等多個規範化種植基地。

金訶藏藥顆粒車間 正是依托藏醫藥資源優勢,青海省大力培育龍頭企業,積極打造優質品牌,搭建研發創新平台,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健全完善產業鏈條。青海藏藥已銷往國內多個省、區、市,藏藥企業也與日本、俄羅斯、韓國等國深入業務洽談,引領和帶動了中藏醫藥事業發展。 記者從青海省科技廳了解到,目前,青海省藏醫藥工業總產值近30億元,占我國藏醫藥工業總產值的45%,藏醫藥產業發展規模和綜合實力居全國之首。目前我省有中藏藥生產企業41家,擁有338個中藏藥品種,416個中藏藥批準文號,安兒寧顆粒等4種上市中藏藥單品產值過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