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國財富論壇於2022年7月30日-31日在青島召開。主題為:新發展格局下的財富管理創新路徑。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張軍擴出席並演講。
張軍擴在演講中表示,提振市場主體的信心,需要長短結合、標本兼治。在看到經濟積極恢複態勢的同時,需要高度重視並努力解決的是目前的市場主體信心不足的問題。
根據萬家企業跟蹤調查,企業發展信心指數今年6月份僅為46.1%,連續三個月低於榮枯線水平。調查還顯示,未來一段時間有增加投資計劃的企業占比僅為26%,比去年底的38.2%,還下降了12.2個百分點,而多年的正常水平一般都在40%以上。
“更值得我們警惕的是不少企業不僅調整或者延緩了投資擴產的計劃,更是選擇了一種觀望、等待甚至躺平或者是關門的一種心態。”張軍擴說,當前投資增長的助力還是政府的投資、國企的投資,而民間的投資、外企的投資信心不足、投資不足。
張軍擴指出,企業信心和投資不足不僅影響短期,更影響中長期發展的後勁,不論實際情況是好是壞,隻要普遍預期不好,實際情況可能就會變得比較困難。相反如果普遍預期比較樂觀,實際情況可能就會好起來。“最近出現的一些問題,比如村鎮銀行的問題、斷供貸的問題等等,其實與市場主體的信心不足都不無關係。”他說。
那麽如何解決市場主體信心不足?張軍擴表示五個方麵比較重要:
首先,要以科學的態度精準高效地統籌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第二,擴大內需的政策要持續用力。
他指出,要提振市場主體信心,不僅要通過各種救助措施幫助市場主體渡過難關,更需要促進需求的恢複,讓市場主體有訂單、有收入、有錢掙。雖然6月份以來內需呈現恢複性增長,但無論從恢複的強度和可持續性來講,進一步擴大內需的努力都還是非常必要的,另外要努力保持擴內需特別是促進投資的政策力度。
第三、要著力提升政策的透明性和可預期性。
他表示,政策的調整需要充分考慮對企業的影響,政策的頒布要有一定的“提前亮”,從而給企業的調整留下一個必要的合理的過渡期。如果由於特殊的因素、特殊的原因需要短期改變政策,就要考慮對那些合法合規經營而純粹由於政策變化造成損失的企業給予一定的補償。
四、優化營商環境要進一步走深走實。
張軍擴指出,優化營商環境的工作存在不小的進步空間,尤其是一些深層次的問題需要突破,比如一些地方新官不理舊賬,拖欠企業賬款的問題等等。
最後,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推動關鍵領域改革開放取得更多更大的進展。
他談到,與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相比,與廣大市場主體的期待相比,一些重要改革的進展還不盡如人意。“比如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有資產監管,比如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切實打破對非公有製經濟企業各種隱形壁壘和隱形歧視等等改革的要求,有些要麽進展相對比較慢,要麽雖然有了進展,但市場主體的改善還不是特別顯著。”他說。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文章轉載自:新浪新聞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 1996 - 2019 為虎添翼網 版权所有联系我们
地址:营南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