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馳的電影(周星馳電影7部跟風續集,沒一部票房能夠超越,3部還與王晶有關)
從1990年開始,星爺電影的票房表現力呈現出爆發式狀態,並在隨後統治了一整個九十年代,而星爺也因此走上神壇,成為華語影壇獨占鼇頭、當仁不讓的喜劇之王。後來,有很多導演都借著周星馳情懷以及其影響力拍了不少所謂星爺電影的後續之作,像什麽《家有喜事20009》,《大內密探靈靈狗》,《大話西遊3》,《唐伯虎點秋香2》……但沒有一部令影迷受落。其實這股跟風星爺電影之潮 ,早在九十年代就已經出現,今天筆者就以“票房論回英雄”,帶大家一同盤點當年想複製星爺電影賣座神話,但卻無論如何也超越不了本尊票房的7部港片。
1990年,由吳思遠監製,元奎、劉鎮偉聯合執導的《賭聖》一舉問鼎香港電影票房冠軍寶座,也將星爺推上了新一代喜劇之王的位置,此後元奎和劉鎮偉又趁勢開拍了續集《賭霸》,因當時的星爺不夠檔期參與拍攝,於是其故事隻能另起爐灶,將主角變成了“魚市賭霸”鄭裕玲和阿星的姐姐梅豔芳,而星爺僅以客串身份出現在片頭和片尾。但嚴格來說,這部《賭霸》才是《賭聖》最為正統的續集(兩者的故事在同一個宇宙),其故事不僅緊密承接《賭聖》,還繼續大玩兒特異功能元素,最後的boss也同樣是上一集中由秦沛扮演的洪光,但是其劇情卻完全是胡搞瞎鬧,雖然影片當年的票房突破了1500萬港幣,但與拿到4132萬的《賭聖》比起來,顯然有著不小的差距。
二、《逃學英雄傳》(1992年,票房:1140萬)1991年,由陳嘉上執導,星爺主演的《逃學威龍》以4383萬港元票房位列年度港片票房榜第一,這令嗅覺向來敏銳的王晶覺得“逃學”題材很有搞頭,於是緊跟其後開拍了跟風之作《逃學英雄傳》,並把《逃學威龍》“尋槍”的故事主線改換成“尋人”,除了星爺沒有加盟其中之外,像張敏扮演的老師,吳孟達飾演的臥底黑仔達,黃炳耀飾演的“奪命剪刀腳”,黃一山飾演的黃小龜,曾近榮飾演的健忘化學老師,陳國新扮演的校長等等,都是《逃學威龍》裏的原班人馬,這些熟悉的人物和場景,足以凸顯出王晶試圖將本片拍成類似“逃學外傳”的感覺。但因影片上映時的92年正逢星爺作品產量最高,且勢頭最為強盛的一年,因此本片的票房排名也被力壓到了當年第31位。
三、《逃學外傳》(1992年,票房:554萬)《逃學英雄傳》上映同年,還有一部《逃學外傳》也隨後問世,其製作人是王晶,導演是素有“台灣版王晶”之稱的朱延平。其實本片並不像《逃學威龍》和《逃學英雄傳》一樣以臥底深入校園執行任務作為故事主線,而是以老師幫助壞學生浪子回頭,一同對抗校外惡勢力作為主要情節,也許因為投資方長宏影業來自台灣,所以本片更偏向於走青春浪漫的純校園片路線,偶爾穿插著一些港式無厘頭元素。雖然林誌穎和吳奇隆的加盟,讓本片和《逃學威龍》的風格不太一樣,但吳孟達、張敏、朱茵以及黃一山等香港演員的登場亮相,以及請來曾被譽為是“周星馳接班人”的張衛健擔綱主演,很明顯也是在跟風當年的《逃學威龍2》,所以當時的香港票房並不高,僅554萬港元。
四、《英雄豪傑蘇乞兒》(1993年,票房:701萬)92年的香港電影票房榜前四名都由星爺電影所包攬,其中排在第四位的是取得3741萬的《武狀元蘇乞兒》,該片的成功,也啟發了藝海影業公司於次年投拍了功夫版的《蘇乞兒》,由投資人陳千鬆親自上陣擔任導演,還請來袁和平擔任聯合導演,影片講述了蘇燦與黃飛鴻、林則徐聯手銷毀毒害中國人民的鴉片的故事,雖然整體風格更偏嚴肅,動作場麵也更多,但不論是吳孟達再次扮演的蘇燦父親,還是陳淑蘭的搞笑表現,都明顯是在模仿《武狀元蘇乞兒》的喜劇風格。總體來說,本片的故事情節沒有太大的亮點,它更像是雜糅了《黃飛鴻》與《武狀元蘇乞兒》的混合體,影片上映時,正逢古裝片風潮的盛行之年,再加上當年的甄子丹也不夠票房號召力,其票房折戟不足為奇。
五、《審死官翻案》(1993年,票房:14萬)1992年由杜琪峰周星馳合作的《審死官》曾是當年香港最賣座的電影,一年後由導演梁本熙執導的跟風之作《審死官翻案》看似《審死官》之續集,實際上卻隻是部重新翻拍的低成本製作,不論是演員陣容,故事的有趣度還是製作的精良度都無法與《審死官》相媲美,更離譜的是,該類題材最應該好好渲染處理的公堂戲,在《審死官翻案》當中也被弱化和摒棄了,使整個故事更趨向於沉悶和無聊。而在演員方麵,片方竟令人大跌眼鏡地選擇了四大惡人之一的黃光亮來出演一代狀王宋世傑,由於黃的“傻標”形象早已深入人心,難免會令觀眾代入不了角色,且戲裏他與關詠荷的夫妻搭檔也沒能產生出化學作用,這樣一部粗製濫造的電影當年竟也上了戲院,最後當然是票房慘敗。
六、《一本漫畫闖天涯2之妙想天開》(1993年,票房:319萬)1993年香港上映了一部名叫《一本漫畫闖天涯2之妙想天開》的喜劇片,不用說,都知道這是90年星爺那部漫畫江湖題材電影的續集,沒錯,當年出品方浚升影業眼見星爺憑借《賭聖》《逃學威龍》連年打破香港電影票房紀錄,即使在第一部不算賣座的情況下,仍決定重新想個法子去消費星爺,繼續榨幹《一本漫畫闖天涯》的價值,於是這部《妙想天開》就這樣誕生了。既然影片請不來星爺,那麽幹脆就請來“星爺接班人”張衛健和星爺的老搭檔吳孟達組成組合;續集明明是個全新的故事,但片方卻硬要把第一部星爺的片段剪輯後扔在電影裏,從而弄得觀眾莫名其妙一頭霧水,隻能說該片隻剩下打星爺牌作為噱頭了,盡管其取得的最終票房為319萬,但還是不及星爺的前作。
七、《超級整蠱霸王》(1998年,票房:654萬)91年由王晶執導的《整蠱專家》曾以3188萬港元票房打進了當年的五大賣座片,也成功開創了華語整蠱電影之先河,很多人以為本片之後再無下文,其實1998年由張敏執導,王晶監製的《超級整蠱霸王》便是該片續集。影片講述了整蠱公司的陳百祥和葛民輝在雷宇揚的雇傭下,幫他整蠱要和自己共分家產的妹妹,並與羅莽扮演的“整蠱之霸”展開較量的故事,而情節更是解釋道陳百祥飾演的角色其實是《整蠱專家》裏古晶(星爺)的職員,從而構建出了和前作之間的關聯。盡管本片在整蠱道具的創意方麵仍是奇招迭出,但在劇情上卻已很難再有新的突破,再加上影片沒有請來星爺參演,以及遇上港片市道開始不景氣等等原因,其最終票房僅收654萬,位列年度票房榜第19名。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