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鄭思敏:以數智化轉型重塑農業競爭力
782025-07-05 07:23:37
本賽季CBA精彩了許多,球隊實力接近,競爭更加劇烈,以弱勝強爆冷門也出現過幾次。但同時,裁判問題日益突出,現場黑哨的呼喚聲振聾發聵,熱門文章的評論一盤狼藉。所以,本賽季CBA裁判,猶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就拿最近的焦點戰來舉例:在1月17日晚上,江蘇主場對陣廣東,最終江蘇89:86戰勝對手。但是在比賽最後時刻,出現了一次的最有爭議的判罰:廣東隊周鵬最後一投,準備上演絕殺,曹飛飛身封蓋,球沒進人倒地,最終失掉比賽。後來蘇粵裁判報告出爐,確認曹飛防守成功並未犯規。
那麽到底有沒有打手犯規呢?大家認為接觸了手就等於犯規,其實這樣理解是有差錯的:籃球裏麵判斷是否犯規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即是否得利,所以對於球出手後的情況裁判會有一個判定,如果裁判認為你這次打手接觸因此得利,即對進攻隊員產生了明顯幹擾,則會判罰犯規,反之則不會判。從回放的視頻畫麵來看,第一,曹飛沒有侵犯圓柱體,第二,觸摸點在手掌,且力道不明顯。也就是得利不充分,可以不判。
於是,裁判不判,吃瓜群眾來判。抓住“投籃觸手”,滿世界吐槽,甚至是辱罵。好像在中國,最懂籃球規則的不是裁判,是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他們自以為看了點NBA,就懂了籃球。還甚至拿自己打野球的經驗,來對職業聯賽指手畫腳。在姚明的帶領下,中國籃球的進步,大家有目共睹。爛攤子那麽多,一個個收拾總要點時間吧。
中國球迷是幸福的,我們早早就接觸了,世界水平最高的籃球籃賽NBA。同時也是最痛苦的,中國籃球十幾年萎靡不振,本國聯賽也滿目瘡痍。於是就潛移默化將NBA和CBA相比較,一比水平就有巨大差距,一比內心就失去平衡。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每個人都可以在網上發表對籃球的見解。一方麵,獲取信息的渠道多了;另一方麵,信息的質量也下降了。我們來看一下有關本次判罰的網絡文章《CBA第二十七輪江蘇對陣廣東的比賽裁判報告出來了,但是很業餘》、《投籃打手不算犯規,CBA新規則?這樣的裁判報告還不如不要》、《蘇粵戰裁判報告遭調侃:打手不算犯規,是不是搶劫了就不算犯罪》、《荒唐!蘇粵戰裁判報告出爐,CBA賽場竟有如此謬論》。好吧,你們厲害,中國籃球從業者都是傻X。
正所謂愛之深責之切恨鐵不成鋼,但不能走火入魔誤入歧途。但我們期待中國籃球改變的時候,一定是從多方麵考量的,除了要考慮擔負的責任,更要有配套的利益。以NBA為最高水準的學習對象沒問題,但完全一樣是不可能的。說句不好聽的話,CBA再發展也不可能追上NBA,隻能說將差距越拉越小。再者說,NBA裁判也有出錯的時候。所以,出錯不要緊,要緊的是及時、準確、高效地進行公開,讓人了解。CBA不是正在往這條路上走嗎?
最近上網看相關新聞,真是受不了,各位網絡好手罵的太難聽、見風就是雨,甚至否定姚明的改的的的革成果。CBA在快速的發展,但讓人滿意還得需要一段時間,保持耐心理性應對。CBA裁判仍是半職業化,且大多是在校大學老師。如果要求CBA裁判吹出NBA級的水準,那麽薪水是否也要跟上啊?今年裁判問題頻出,相信CBA高層已經關注到了。不僅球迷呼籲CBA裁判職業化,姚明這樣的改革派老板也致力於裁判職業化,建立裁判公司,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這裏麵要花大把的錢吸引更多的人才,建立一套完整的商業模式和人才的培養計劃。在NBA最年輕沒有資曆的年薪最少是9萬美元,年齡最大的老裁判年薪超過100萬美元。CBA過去每場球執法的補貼是2000元,季後賽普通裁判2500元一場,半職業3000元。這都是稅前收入,而且一年就這麽多比賽,一位最忙碌的裁判,頂多一個賽季收入30000到50000元。總之改革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麽容易,談天說地誰不會,做起事來就犯難。管住好鍵盤和嘴巴吧!